上海舞蹈家协会

我和芭蕾有个约会——“2018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在沪举办

发布时间:2018-10-11 13:33:53

8月10日,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,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,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协办,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支持的“2018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开班仪式,拉开了为期6天的培训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、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,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,上海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董林等出席开班仪式。罗斌书记和冯双白主席先后致辞,罗斌书记提到中国舞蹈家协会致力于将“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活动打造成中国舞蹈界“黄埔军校”的精品课程。冯双白主席希望学员们在“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中张扬个性,释放自我,成为有信仰、有情怀、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。

“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邀请了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曹驰、独舞演员张毅婧,中国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焦洋、明星演员王韵,美国芭蕾舞团(ABT)新锐演员张智尧、乔婉月6位芭蕾舞界的顶尖舞者担任导师,针对芭蕾表演、编创、教育、理论等领域在当下的热点现场授课、示范表演,让学员与顶尖舞者的互动交流,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舞蹈理念和芭蕾艺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,旨在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艺术素养和正确价值导向的舞蹈人才。本次顶尖舞者巡回课堂的70名学员来自全国22个省,平均年龄29岁,年龄最大的41岁,最小的16岁,大多是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、大中专院校、舞蹈培训学校等在芭蕾舞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舞蹈人才、舞蹈教师、舞蹈演员和舞蹈专业在校生。

冯双白主席和罗斌书记在开班仪式后为各位学员作了《舞蹈形象的个性化创造》和《舞蹈观与舞蹈基本问题》两场讲座。主办方还组织学员赴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参观,深切体悟党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。“2018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的开展正值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之际,学员们还集体观摩了本次比赛的青年组决赛,真正的领略国际芭蕾舞比赛的盛况。

“2018顶尖舞者巡回课堂”首推“公益课堂”活动,没有年龄限制,没有专业门槛,由上海市舞蹈家协会招募,面向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舞蹈爱好者。从8月11日-14日,由6位明星导师亲自授课,向社会公众普及芭蕾艺术,与广大舞蹈爱好者们共享芭蕾之美,让舞蹈艺术更好的回馈人民,让舞蹈艺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。

8月15日,2018顶尖舞者巡回课堂举行结业仪式,七十位学员作了精彩的汇报演出。

图片说明:顶尖舞者开班仪式,顶尖舞者为“公益课堂”的学员们做示范。


齐聚芭蕾大师,共话艺术发展

 

编者: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论坛上,本届比赛的评委、嘉宾围绕“芭蕾舞的创作与探索”及“培养芭蕾舞编导的意义和途径”两个主题展开对话。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为本届比赛留下了一些怎样的思考。

本届评委会主席弗兰克•安德森表示,“中国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,中国没有重复西方,中国的芭蕾讲述自己的故事。”。安德森198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,自此始终保持着对中国芭蕾和中国舞蹈变化的关注。对中国各个舞团的历史、作品,安德森如数家珍,他说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辽宁、重庆、苏州、香港等地如今都有了自己的芭蕾舞团,“中国的舞剧和芭蕾似乎近年来蓬勃的发展,我很高兴能够得到你们的进展,中国的编舞在各个舞团不断呈现。中国芭蕾在不断地发展追寻中,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更有意思。”

来自南非的评委德克·巴登豪斯特看来,要让芭蕾艺术保持活力,必须吸引年轻人更多参与,“我们要与社交媒体竞争观众,必须要找到一些方法,更好地使用技术帮助我们,借技术之力要把年轻人吸引到剧场中来,让他们不能忘记传统和经典的作品魅力所在。”他认为,在当下,芭蕾的表达方式必须是新的,不能固守成规。

作为中央芭蕾舞团掌门人,冯英谈到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,特别感触,她说,如今在创作属于新时代的特色作品时,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“创作人员奇缺,所以各个团都进入了给年轻人锻炼的平台。”中央芭蕾舞团、上海芭蕾舞团都陆续提供了平台,让年轻人锻炼,“前一段时间看了吴虎生编舞的作品,他不仅仅作为优秀的芭蕾舞男主角在舞台上表演,还有创作,上海芭蕾舞团给这样的年轻人平台,大胆去尝试,运用这样的机制培养新人,不断探索,应该说有所成效。”她表示,在中芭创作理念中,给年轻人机会、平台,请来具有先进理念的著名编导,共同指导年轻人创作,这是必要的一条路。

来自俄罗斯的评委安德烈斯·列帕充满激情地说:“我非常热爱芭蕾,热爱中国,热爱这里举办的芭蕾舞比赛,希望给你们一臂之力,我们必须深度地发展这种艺术的形式!”

身为蒙古国际芭蕾舞比赛主席,蒙古评委Altankhuyag Dugaraa本人就是蒙古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芭蕾舞演员,“我们在蒙古把十个到二十个孩子送出去培训,现在在我们国内有400个人学习芭蕾。在整个亚洲来看,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芭蕾,有这么多的孩子,还有那些专业人士都希望能够表演芭蕾,热爱芭蕾。举办国际芭蕾舞比赛对所有的从业者都是极大的鼓舞。”

俄罗斯评委乌丽安娜认为,对于舞蹈家的教育,对于培训老师的教育非常关键,两种教育非常好,才能带来非常有活力的表演呈现在舞台上。“我觉得个性的教育,能够使得古典芭蕾具有更多的生命力,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。他在艺术上也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些细微之处,这对于人性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,它不仅能体现美,他的内心也能体现出来,因此也能传递我们关于现实的一些想法。如果不能的话,那这就是愚蠢的艺术,没有人能够去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坐三个小时看这种美丽的“体育运动”?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我们就没有收获。”

谈到原创现代舞剧的创作时,重庆芭蕾舞团团长刘军坦言,实际上有不少困惑,“无论是结合中国的元素也好还是现代元素也好,长期经过芭蕾舞训练的身体怎么最优势的表达,结合这样一种艺术和含金量非常高的技术来做创作,这是我们很大的课题。包括我们在内,还有现在的学生,实际上在现代舞上经过的系统训练非常不完整。”她同时呼吁在上海、北京等拥有文化凝聚力的地方,多发展音乐,“对舞蹈来说,音乐就是灵魂。”

前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主要演员、芭蕾明星尼娜建议,以举办一个亚洲艺术节的形式,让更多年轻观众可以在电视、社交媒体上看到更多大家的作品,展现更多的舞蹈内容。

辽宁芭蕾舞团团长曲滋娇在书面发言中表示,“中国芭蕾艺术要发展,仅仅做到紧跟西方芭蕾发展潮流是不够的,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,以民族化、群众化为基础,创作出更加适应中国国情,满足中国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的原创作品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芭蕾这项高雅艺术更加贴近群众,深入群众生活,从而扎根于中国大地。”